中国的杨天娲、匈牙利的伊斯万·瓦尔代——两位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大学高材生,献艺青岛大学音乐厅。6月21日晚,一台德国风范的交响音乐会在青大音乐厅举行。青岛交响乐团与来自老欧洲的交响乐师兄妹合作,演绎了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大师力作。青大音乐厅上座率近七成,令人鼓舞;观众席寂然无声,凝神静听,让朱晖老爷子颇为满意,也体现了青岛乐迷的高素质。 师兄妹较劲献艺
首先亮相的,是匈牙利国宝级青年大提琴家伊斯万·瓦尔代。他演绎的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由朴素的中板开始,进入浪漫的行板,最后在急速的变奏中达到高潮。伊斯万的大提琴以年轻人强大的力量展现了这首作品的俄罗斯式深思、忧郁、多变,也体现了东欧音乐家敏锐的音乐领会能力;坐在前排,可以听到伊斯万深深的呼吸声以及皮鞋在地板上击打出的节奏。
相对于师兄而言,杨天娲的小提琴显得明丽流畅。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带有强烈的旋律美和苏格兰音乐特色,曾经被陈美制作成MV发行。杨天娲的演绎返璞归真,去掉了更多的装饰,回归音乐本身。开场是梦幻、凄凉的引子,随后进入思乡的主题,虽然没有风笛,小提琴、铜管与竖琴交替营造了带有苏格兰特色的音乐。
这部作品每个乐章都由一首苏格兰民歌旋律改编,终乐章以《胜利的苏格兰人》终结,点出了音乐家心目中不屈、高傲的苏格兰形象。杨天娲的琴音细腻圆润,琴音如丝绸般光滑,而且她的台风也相当老练,身体配合音乐扭动,极富表现力。
青交展现协奏能力
在两位生机勃勃的师兄妹刺激下,青交展现了敏感的协奏能力、灵活的互动能力,各声部间配合默契,柔润的铜管、幽深的木管、明亮的小提琴等相得益彰。观众的表现也令人赞赏,除了相机快门声外极少杂音,朱晖指挥在挥棒前例行要等候观众安静,昨晚这个步骤干脆省却了。上半场八个乐章间歇没有人失手鼓掌,体现了青岛观众的音乐修养。
下半场,伊斯万、杨天娲师兄妹带来了勃拉姆斯名作《a小调大提琴小提琴双协奏曲》。这是勃拉姆斯写给重归于好的好友的力作,也是杨天娲、伊斯万同窗之谊的见证。开场由伊斯万的大提琴低沉地进入旋律,随后流丽的小提琴慢慢跟进,大提琴、小提琴乐句互相应答,形成二重华彩。伊斯万与青交的大提琴声部像一位宽厚的长兄,无论旋律是活泼还是进入忧郁,都稳妥地托起杨天娲和小提琴声部的激情、亢奋,这支名作因而兼有壮阔和甘美,一曲终了,观众席掌声雷动。
青大音乐厅上座率近七成,是青交走进校园以来的又一个票房佳绩。青交方面表示,每次进校园演出的音乐会,从未降低过曲目难度。近年来,借助小提琴大赛在青大音乐厅的举行以及校园音乐会,大学乐迷的培养已经初见成效。